您所在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招生信息

2024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45103學科教學(語文)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835-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性質、研究對象、基本任務和發展演變;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發展;語文課程的性質和中學語文課程目标;語文課程設計原理;語文教學設計原理與策略;閱讀教學理論與方法;寫作教學理論與方法;學習任務群理念與案例;語文考試與評價、語文學業質量水平與考試評價;語文教師專業發展;運用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技能。


王文彥 蔡明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年版)。


全日制:23

非全日制:22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45109學科教學(曆史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830-中學曆史教學法

考查考生對本科階段所學中學曆史教學法基礎、中學曆史課程與教材、中學曆史教學計劃與設計、中學曆史課堂教學方法、中學曆史學習指導方法、網絡環境下的曆史教學、中學曆史教學評價與學業評價、中學曆史教師的專業發展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與運用技巧,以及把握和解決中學曆史熱點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中學曆史教學法(第4版)》,于友西、趙亞夫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


全日制:10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45300國際中文教育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354—漢語基礎

漢語基礎考試由“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和“漢語語言分析”三部分組成。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内容:

1. 語言學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

2. 現代漢語語音、詞彙、語法、修辭

3. 文字學與漢字

4. 古代漢語基礎知識

(二)漢語應用能力

漢語應用能力考試測試以下内容:

1. 現代漢語語音聽音、辨音、記音能力及漢語拼音方案

2. 現代漢語詞彙運用

3. 現代漢語語法規範

4. 漢語語用

5. 文言文閱讀理解

6. 漢字規範與應用

(三)漢語語言分析

漢語語言分析考試測試以下内容:

1.語音分析

2.語義分析

3.語法分析

4.語用分析

[1]《現代漢語》(增訂第六版)(上、下冊),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古代漢語》(校訂重排版)(第一、二冊),王力主編,中華書局,2018.

全日制:10



445國際中文教育基礎

本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案”、“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内容: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外國文化基礎知識、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2.教育、心理及語言教案基礎知識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案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内容:教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語言教案基礎

3.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内容:分析與實踐能力、論文寫作能

[1]《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中國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3]《跨文化交際概論》,吳為善、嚴慧仙,商務印書館,2009.

[4]《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修訂版),朱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50100中國語言文學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614中國文學與現代漢語

1.中國文學

主要考察中國古代文學史,文學潮流與批評,作家作品研究,重點考察考生以上多種能力的具體賞析及其應用能力。

主要考察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文學潮流與批評,作家作品研究,重點考察考生以上多種能力的具體賞析及其應用能力。

2.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主要考察現代漢語語音、漢字、詞彙、詞義、語法及修辭基礎知識。

1.中國古代文學

袁士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朱東潤主編《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全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國現當代文學

錢理群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洪子誠著《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現代漢語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全日制:24

836古代漢語與文學理論

1.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主要考察文字(漢字的形體結構、漢字書體的演變、古書中的用字)、詞彙(詞語的演變與類型詞語的意義、同源詞)、音韻(音韻學的基本概念、《詩經》與上古音、三十六字母及《廣韻》唐宋詩詞的格律文字通假與古代漢語雙聲疊韻關系、)語法(古代漢語實詞的語法特點古代漢語虛詞的語法特點古代漢語的特殊句式)、訓诂(訓诂的内容、方法、形式)、修辭(古代常用修辭格的概念、修辭的效果),重點考察閱讀與理解古代典籍的能力。

2.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主要考察文學基本原理、文藝美學、文學批評知識,針對古今中外的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論話語、文學事件、文學現象、作家作品進行分析,重點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影視媒介與消費文化、文學人類學等研究領域,考察考生以上多種能力的具體賞析應用能力。

1. 古代漢語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校訂重排版)(第1-4冊),中華書局2018版

蔣冀騁主編《古代漢語》(全2冊),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版

2. 文學理論

季水河主編《文學理論導引》,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55200新聞與傳播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考查考生對本科階段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編輯學和新聞攝影等主幹課程的基本知識的了解、熟悉與掌握程度,運用其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新聞策、采、寫、編、攝和新聞宣傳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意識。

①《新聞采訪與寫作》編寫組:《新聞采訪與寫作(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版。

②《新聞編輯》編寫組:《新聞編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盛希貴:《新聞攝影教程(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0年版。

全日制:32

非全日制:7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考查考生對本科階段所學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網絡與新媒體概論等課程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以及正确把握和分析新聞與傳播熱點現象、熱點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②彭蘭:《新媒體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③《新聞學概論》編寫組:《新聞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招生專業代碼及名稱:060200中國史

考試科目名稱

考試大綱

考試參考書目

拟招人數

615  中國史綜合

本科目是測試考生中國史學科基礎知識和漢語寫作水平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範圍是史前時期至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曆史。

考試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個曆史時期的政治特征及變化,社會變革及其影響,經濟發展狀況及特征,思想文化的演變及其影響,對外交流、民族關系的特征及其影響,同時要求具備一定的閱讀史料能力及現代漢語寫作能力。


1、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張海鵬等:《中國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3、程中原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全日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