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人文大家論壇”系列學術第269講——唐五代西北方言與近代漢語研究開講

12月15日下午,“人文大家論壇”系列學術講座第269講在立言樓B505室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朱冠明教授應邀作了題為“唐五代西北方言與近代漢語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漢語言文學系徐前師教授主持,漢語言文字學專業部分教師及碩士研究生參會。

8be53b4e6caf423d8c11d4a35091a33e.jpg

朱冠明教授首先闡釋了其研究“唐五代西北方言與近代漢語”項目的原因。他指出,唐五代時期實為近代漢語的起源階段。正是唐朝這一強盛王朝的建立,使長安話得以成為西北方言的代表,并當時乃至現代漢語的發展都産生深遠影響。

b55b5fc680f042ba96505f277e4b1dc5.jpg

朱冠明教授繼而從西北方言對共同語的重要性、西北方言的特征、初至中唐詞彙語法基礎材料的介紹以及詞彙語法實例的闡釋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他強調,唐以後各地出現大量相似句式,正是西北方言傳播、影響的結果,從而說明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性。随後,朱冠明教授還對西北方言的特征進行了概述,列舉了“打”的讀音和用法、疑問語氣詞“嗎”的起源等詞彙語法問題。

在問答環節,朱冠明教授與在場老師就唐五代語言研究的文獻進行了交流、探讨,對唐五代語言與近現代漢語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的讨論。朱冠明教授表示,他将持續緻力于該領域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探究該時期語言的發展特征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c4fb2e7fcfea4ca0ad9c2217d8a4bb1e.jpg

本講座從一個新的角度介紹了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若幹特征,展示了近代漢語研究角度、文獻資料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講座對研究生的學術活動頗具啟發意義,對2003网站太阳集团、省語言資源研究基地的科學研究工作也有積極作用。

cde0d5fa3491417daee049311518c512.jpg

d6c199770e264211ae7970a49a5fe20e.jpg

文/霍靖怡 朱婷

圖/向金豔

一審/官其玲

二審/歐陽萍

三審/曾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