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政策
就業見習補貼
政策對象:吸納離校2年内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
政策内容: 對吸納離校2年内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給予一定标準的就業見習補貼,用于見習單位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
50%以上的單位,可适當提高見習補貼标準。
政策标準: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确定。
政策期限: 長期執行。
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政策對象: 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内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政策内容:
1.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标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
2.對離校2年内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标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政策标準: 根據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費的一定比例确定,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
政策期限:長期執行。
一次性求職補貼
政策對象: 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 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
政策内容: 對在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 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
政策标準: 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确定。
政策期限: 長期執行。
就業指導
求職技巧指導:
簡曆制作:畢業生的求職簡曆要盡量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内容應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實習經曆、項目經驗、所獲榮譽與技能證書等,并且要根據不同的求職崗位進行針對性調整,突出與崗位相關的經曆和技能。
面試技巧:要注意提前了解面試公司的基本情況、業務範圍、企業文化等,準備好常見問題的回答,如自我介紹、職業規劃、優缺點等。
職業規劃指導
自我評估:通過一些專業的測評工具如MBTI等,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曆,對自己進行全面的剖析,明确自己适合從事的職業類型。
目标設定:根據自我評估的結果,設定短期和長期的職業目标。短期目标要具體可行,如在畢業後的1-2年内找到一份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并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長期目标則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前瞻性,如在5-10年内成為行業内的專家或擔任管理職務等。
就業信息獲取指導:
網絡平台:通過常見的招聘網站和求職APP,如智聯招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在這些平台上搜索合适的崗位、投遞簡曆以及與招聘方進行溝通。
校園招聘:充分利用校園招聘的機會,關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的招聘信息,積極參加各類校園招聘會,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增加求職成功率。
社交媒體:利用社交媒體拓展人脈資源,關注一些企業的官方賬号和行業大V,及時獲取最新的招聘動态和行業信息,同時也可以通過人脈推薦等方式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
防範求職陷阱:要警惕一些常見的求職陷阱,如虛假招聘、傳銷組織、培訓貸等,在求職過程中要注意核實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不輕易繳納任何費用,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