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代表作,以其獨特的自然主義理念和深入人心的哲學思考,被譽為美國自然主義文學的裡程碑。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随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而《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梭羅認為最富有的人并非擁有最多物質财富的人,而是擁有最多自由時間的人。大多數人的生活是不幸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對超出生活必需之外的物質的永不滿足的追逐。瓦爾登湖更像是一個純淨精神世界的象征,但它并不意味着你要摒棄舒适的生活,在艱苦極簡的環境下去追求真理。相反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瓦爾登湖——一個可以讓我們孤獨沉思、認識自我,鑄造内心聖殿的地方。“每個人都是一座聖殿的建築師,是他自己的國度裡的王。”
正如梭羅在書中所說:“讓我們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别因為有堅果外殼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鐵軌上而翻了車。讓我們該起床時就趕緊起床,該休息時就安心休息,保持安甯而沒有煩擾的心态;身邊的人要來就讓他來,要去就讓他去,讓鐘聲回蕩,讓孩子哭喊——下定決心好好地過一天。”
“我不是生活中一位窮困潦倒的人,而是選擇了過這種生活方式。”
常常有朋友問我,“你一個人是如何應對孤獨?”梭羅給出的答案是:一個勞作的人不會孤獨,無論開墾的,是真實的土地還是内心的田野。真正能擺脫孤獨的,是豐富的内心,是深入的思考;是靈魂的契合,是思想的共鳴。比如讀一本好書,在閱讀中深入思考、重塑自我,感受甯靜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