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本片是關于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
小約翰•福布斯-納什(拉塞爾•克勞)在念研究生時,便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該理論雖隻有短短26頁,卻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就在小約翰•福布斯-納什蜚聲國際時,他的出衆直覺因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擾,然而這并沒阻止他向學術上的最高層進軍的步伐,在深愛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珍妮弗•康納利)的鼓勵和幫助下,他走得雖然艱緩,卻始終沒有停步,而最終,憑借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意志,他如願以償。
影片原名“A Beautiful Mind”
mind既有頭腦的意思
又有心靈的意思
不知道導演是不小心讓它産生了歧義
還是故意這麼安排
雖然大多數人傾向
納什是通過“完美大腦”克服精神分裂的
但這部電影的意圖很明顯
它是想告訴我們“美麗心靈”的重要性
可以說完美大腦占全片的大半
但美麗心靈才是最終的結局
人之所以為人
是因為“心靈”的存在
而人之所以偉大
也是因為美麗而強大的“心靈”
影片中,納什教授年輕時輕狂、偏執、不在乎其他人,一心隻想證明自己。
在他眼中,自己就是天之驕子。而他也确實憑借着他的努力和天才,收獲了人人向往的職位和愛情。可在他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的瞬間,一切都轟然倒塌。
所幸,他并沒有在失敗的煎熬中放棄,他的妻子艾麗西亞在他發病之後也沒有放棄他。仿佛他還是那年宴會上英俊潇灑、牽着她的手對着天空描摹星星的那個男人,而不是現在躺在病床上分不清現實虛幻、滿口胡言的樣子。
在納什拒絕入院的時候,艾麗西亞支持他說:“能知道從夢中醒來的部分,不在于大腦,而在于心靈。”
這份愛意和支持的能量,正是來自他們雙方的心靈。艾麗西亞無疑也有着強大的心靈,同時因為了解納什純粹、美麗的心靈,所以相信他、愛他、支持他。
納什的一生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
不幸在于他被病魔纏繞,幸運在于他遇到最美的愛情。某種程度上,他的愛情拯救了他。
“艾麗西亞,我們的關系能夠成為長遠的許諾嗎?因為我需要一些證明,一些能夠證實的事實。”
“一個證明?能證實的事實。嗯,好吧。那你說宇宙有多大?”
“無限大。”
“你怎麼知道?”
“我知道是因為所有資料都這麼顯示。”
“但是還沒有證明,對嗎?沒錯,你還沒見過。”
“我不能肯定,我隻是相信。”
“嗯,我猜這跟愛也一樣。現在,你不知道的那部分就是我願不願意嫁給你。”
這是他們的愛情。
在妻子的鼓勵下,納什戰勝了自己,他開始正常生活工作,并于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納什在獲得諾貝爾獎時的感言上說:“在事業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隻有在這種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邏輯或原由來。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他的妻子)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臨近影片結尾,納什得知自己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之後,喜悅之餘更多的是驚訝。
他早已不是原先那個自傲輕狂的年輕人了,當他來到當年目睹“贈筆”一幕的地方,一切一如往初,隻是他成為了受贈者——被認為是取得終身成就的人,不僅因為他的學術成就,還因為他那顆美麗的心靈。
納什的心靈是美麗的,若非如此,他也許早就深陷幻覺的深淵,再也無法分清現實與虛幻,無法與那同存已久的幻想割舍開來,更别提在學術上做出多大的成就以及獲得諾貝爾獎。
艾麗西亞的心靈無疑也是美麗的。否則,她無法撐起一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庭,相伴着患病的丈夫幾十年,一直陪伴、鼓勵着他。
當她看到在圖書館與學生風趣讨論的納什的那一刻,她笑了,那個笑容霎時間點亮了這些年來黑暗無助的日子
而馬丁·漢森、學生等人的心靈也是美麗的。雖然也偶爾會調侃納什,但在納什患病後想要回校時,依舊敞開了大門歡迎他,給予了他與社會接觸的機會。
影片中,馬丁對納什說“我們一直都是朋友”的時候,對納什的觸動還是很大的,畢竟曾經的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唯一稱得上朋友的,隻有那個想象出來的室友。
如果用理性的思維或者程序化的語言
去描述《美麗心靈》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
那幾乎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需要的隻是一顆豐富和感性的心
一種感恩和包容的思想
去領略主人公納什一生中心靈的演繹
去辨别納什傳奇的人生博弈
折射出來的關于社會的美與醜 善與惡 真與僞

《美麗心靈》記錄的是一段生存的旅程
又或者是一段超越物質的神話
它将人類最永恒的價值觀凝結在納什身上
同時又通過納什的情感
将所有的價值觀展現得淋漓盡緻
這部影片不僅隻是定格在普林斯頓大學
而應該适合于所有地點所有人
文案 | 李兆珏 網絡
圖片 | 網絡
編輯 | 李兆珏
審稿 | 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