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一世。
一樓,一史。
此樓屹立于天地間,置于中華大地上,曆經興衰沉浮,見證曆史變遷。
(一)
百年前,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樓宇在戰争的風雨中,搖搖欲墜,不堪一擊;在動蕩的社會裡,滿目瘡痍,隻剩得些許破壁殘桓,令人不勝唏噓。百姓流浪失所,居無定所,隻得苟活于亂世。
所幸的是,在“時難年荒世業空”之際,有人在風雨中呐喊,在風雨中奮鬥。沒有歲月靜好,更沒有兒女情長,先輩們高歌“浮舟滄海,立馬昆侖。”,意氣風發,熱血騁懷,秉着“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信念,奔走前線,奮勇向前,救中華大地于水深火熱中,以血汗之軀,築構近代新長城,抵禦外來侵略。
(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經戰火紛飛,中華大地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重煥生機,華夏涅槃重生。1950年,一群青年人,跨越山海,為國出征,冒着槍林彈雨,挺着刺骨冰雪,隻為新中國,隻為重建家園樓宇。西南聯大西遷之後,終重返舊址,恢複往日生機。校園樓宇中,活力重現,青年以文化知識,執筆墨紙硯,助力新中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中華大地,萬丈高樓平地起。“春訓飛瓊管。風日薄,度牆啼鳥聲亂。”修砌樓閣,蓋築新樓,使得家園重建,萬物喜。置身樓宇,可見“紅杏香中蕭鼓,綠楊影裡秋千”之勝景,可聞“看玉作人間,素秋千頃”之暢然。
(三)
百年後的今天,山河錦繡,萬物生長。高樓在改革的春風中拔地而起;大廈在新時代的浪潮裡順風而建。“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當今樓宇矗立的中華盛世,是由一代代高歌“強國有我”的青年人奮鬥出來的。“強國有我”不隻是青年人奮鬥的口号,更是一代代青年用生命、汗水去踐行的精神,如此才有中華的高樓林立,樓宇盛況,人民安居樂業。
“算重來、盡成勝迹。”中華樓宇之未來,握于時代青年手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我輩新時代新青年更應興樓宇,用熱血與青春續寫榮光,用辛勤的付出與勞動建築家園。
征途漫漫,今何許?縱觀樓宇興衰史,可知國之興替者也。其亦曉之,若青年強,何懼國不強?
國弱,樓弱。
國強,樓興。
文/黃燦
23級文學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