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課觀摩”活動順利舉行
時間:2024-05-22 03:04:00 訪問量:
為進一步提升我院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示範和引領作用,5月15日上午,我院在知行樓舉辦了公開示範課“金課觀摩”活動,此次“金課”由我院王友勝教授進行《蘇轼研究》課程示範教學。2021級漢語言文學一、二班學生及部分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王友勝教授以蘇轼的生平入手,回顧了蘇轼的人生軌迹,這位文學巨匠的一生,經曆了兩次跌宕起伏的“在朝—外任—貶居”。元佑年間,蘇轼在朝為官,達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但文學創作卻略顯匮乏。然而,在兩次貶谪期間,蘇轼的文學創作卻迎來了豐收期,貶谪黃州更是成就了他文學創作的高峰。王教授認為蘇轼晚年的《自題金山畫像》中的詩句“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不僅是自嘲,更體現了蘇轼的自傲與豁達。
王友勝教授深入剖析了蘇轼的思想體系,尤其是其文藝思想。蘇轼在儒、釋、道三家思想中博采衆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他奉儒而不迂執,談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厭世。王教授用幽默風趣而不失嚴謹的學術語言,生動地闡述了蘇轼的文藝主張。蘇轼的文藝主張可歸納為六個方面:觀察論、構思論、傳達論、鑒賞論、批評論、詩畫論。這堂課主要講解蘇轼的觀察論和構思論,其中觀察論可以概括為“神與萬物交”“靜故了群動”“不能不為之為工”“得意思所在""得之于象外"五個方面,而構思論則強調"空故納萬境""其身與竹化""無意于佳乃佳""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胸有成竹",展現出蘇轼深邃的文藝理念。
王友勝教授的示範課,以其豐富的學術内容和生動的講授方式,為我院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本次示範課的成功舉行,為我院教師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對打造優質課堂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文/鄒佳妮
圖/黃欣怡
一審:官其玲
二審:李康澄
三審:曾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