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本科教育> 培養方案

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長沙市師大思沁中學共商師範生培養新路徑——聚焦2025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共探AI賦能與實踐育人深度融合

2025年2月28日,為深化高校與基礎教育協同育人機制,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長沙市師大思沁中學聯合召開專題研讨會,圍繞漢語言文學、曆史學專業2025年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展開深入探讨。雙方聚焦課程體系優化、中學教師核心能力培養、AI技能融入及實踐教學改革等議題,共繪新時代師範生培養藍圖。2003网站太阳集团主持行政工作副院長李康澄、副院長歐陽萍、黨委副書記羅振軍、中文系主任王奕祯、曆史系主任周方高、教師基本技能教學部主任張曉燕、中文系副主任韓家俊,長沙市師大思沁中學集團總校教育研究院院長肖萬祥、副校長李秀玉、教務處主任張立果、辦公室主任彭好韻、以及語文、曆史教師代表等參加本次研讨會。

0af7f069856d47de8525ae28f899cd92.png

課程對标需求,重構培養體系

在會議中,來自師大思沁中學的前線教師團隊基于當前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高等教育機構現行的課程設置提出了若幹建議。彭好韻老師指出:“新課程标準着重于跨學科的整合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然而,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仍然過于偏重理論講授。例如,‘語文教學論’課程應當增加課堂情境模拟的比重,并且可以考慮增設一些應用型課程。”李康澄副院長回應表示,2025版方案将對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比重進行重點調整,計劃增設跨學科融合實踐模塊,以強化師範生的教學創新能力。

AI賦能教育,技能培養再升級

針對人工智能技術對教育領域的深刻影響,雙方就“AI技能如何融入師範生培養”展開熱議。王奕祯提出,拟在通識教育模塊新增“AI輔助教學工具應用”“智能教育技術基礎”等課程,并與思沁中學合作開發“德育與班級管理分析案例庫”等特色課程資源。

李秀玉副校長提出建議:“未來的中學教師應具備甄别AI工具、融合學科知識以及進行倫理判斷的能力。同時,高校課程設置應避免技術的泛濫應用,而應專注于解決真實教學場景中出現的問題。”對此,雙方意見一緻,并決定共同建立“AI+學科教學”聯合實驗室,組織師範生與在職中學教師共同參與智能教案設計、AI課堂評價等實踐項目。

實踐閉環優化,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關于實習實踐環節,張立果主任提出,目前師範生的實習周期較為短暫,且參與班級管理的深度不夠。她建議實行“雙師協同指導”模式,即由高校導師與中學資深教師共同拟定個性化的實習任務清單,内容包括教學設計、課後服務、家校溝通等全方位的實踐環節。

羅振軍副書記強調:“新版方案将構建‘課程學習—虛拟仿真訓練—中學實戰—反思提升’的四維實踐體系,依托已建成的實習基地,實現師範生能力培養與中學用人需求的無縫對接。”

協同創新,共塑教師教育新生态

本次研讨會象征着雙方合作的深化,從實習基地的建設擴展至人才培養的初始階段。系部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并吸納中學教育階段的反饋與建議。為此,本次修訂将确立一個持續性的反饋體系,并将定期邀請中學教師參與專業課程的評審與讨論。

文/圖:韓家俊

一審:官其玲

二審:歐陽萍

三審:曾志東